广西各地各民族葬礼中的出殡有什么讲究?

出殡,指把棺材放进墓穴,永远的再也见不到死者,只能看到死者的坟墓了。

前几期讲了广西各族各地区终别、安尸、报丧、入殓、停柩、守灵、奠祭等活动,由于心理作用,我停了两天没再写类似的话题,今日阴气正浓,茶室无人,正好看到这一段,这期我们就讲下广西各地各民族葬礼中的出殡有啥讲究。

壮族出殡的时辰,一般选在上午。出殡前,要在家中举行隆重的“家祭”。在环江县城 管乡,先由家人以鸡鸭等供祭,致哀词,行三跪九叩礼;接着由亲朋依次祭奠,宣读祭文。 在崇左,祭奠的顺序是先亲戚后子女,由远而近,最后是长子。在上林新联,奠酒是由长子开始,后到家属、亲友,以年龄长幼为序,不论男女。但只能是晚辈给长辈奠酒,反之则免。 在东兰,人们在丧锣中把一床红棉毯覆于棺上,在棉毯下系一条长过棺尾好几丈的白布幅。 在扶绥濑滤,由长男拿起棺底犁头上的油灯(但犁头不能动)。在天峨县百定,死者年满六十岁为“初寿”,送葬抬棺可用八人;七十岁以上死者为“中寿”,可入大棺,至少要用八人抬;八十岁以上死者为“上寿”,可入特大棺,需十六人用黑布条攀着棺材抬送,表示八仙齐出动,抬死者成仙。在柳城,移棺出门时,由舅亲表亲在门外旷地上举行“外祭”。祭毕, 方可抬棺出丧。出丧时,由一晚辈亲属(男性)用裤筒装两个粮罐挂在颈脖上,走在棺前,将 两个粮罐送到坟地给死者作“陪葬粮”。贺县南乡壮族则用糯米饭掺入酒饼装入一小罐当作 陪葬粮,送葬以孝女三人头顶白布为桥,于灵柩前牵引,每个孝女腰间系一小篓米饭,随走随撒,其余送葬亲友鸣炮、“施钱”(撒纸钱)、举幡、抬棺,朝“金井”(事先挖好的墓穴) 缓缓而行。马山等地出殡日不吃早餐,出殡后,主客才能吃到一顿丰盛的饭食,表示主家的谢意,称“挨乖”,意为晚吃的早餐。

隆安、天等等地,出殡多选在黎明前。出殡时,孝女持火把前导,抬灵柩出门时,孝子 五体投地,伏跪于门前,让棺材从头上抬过,称“垫丧”或“负棺”。大新县一些地方,儿 媳不送翁姑出葬,由女儿背酒肉饭罐,持火把前导,儿子也执幡在前。女婿抬棺木前头,其 他房族亲友依次抬中间及后头。其他孝子、道师公、送殡客人跟在棺后。有的只族亲和女儿、 女婿送到墓地,其余的人送到半路后由孝男跪拜劝回。 
   扶绥壮族习俗,出殡时先“发担”,即由亲生女儿挑担,担子里面装有酒、米、鸡、猪 肉等,至半路跪迎灵柩,由别人接担后回。如果女儿已婚,即担回婆家去。“发担”后,作 “渡马桥”仪式。至葬地,送葬妇女争先拾一把土跑回,以先回到家者为吉。出殡归来,众人用桃叶水洗手,叫“去邪”,这点与灵山无二致。

河池地区有的地方出殡时,孝男孝女重孝护棺,并头戴竹帽,以示在父(母)生前未尽孝 道,对不起其在天之灵,无面见天。同时以炭灰涂面或点额,自谦“不孝子”。

都安、大化等地还有竖挽歌幡的习俗。男女青年朋友、情人或夫妻一方仙逝,另一方用 白布做成幡旗,长三到五尺,宽一尺多,上用方块壮字写卜壮歌,追念死者生前的劳绩,倾 诉彼此昔日的感情,哀悼死者。

灵川一带汉族,出殡前有“辞堂”、外家路祭之俗,祭毕由道士起柩,孝子先行领路, 丢纸钱,亲友持挽幛列队于后,一直送到坟场。全州汉族出殡时,须抬棺绕村中街巷一周, 谓之“游街告别”。棺木每经过一家大门,该家主人就挥泪鸣炮送行,此时孝子须向他跪下 拜谢,待他扶起捧灵牌的孝子,出殡队伍才起立继续往前走。钟山县公安乡汉族出殡至村中, 须停棺摆路祭.让死者再享食族亲为之设立的香火。有德望的死者,常在行棺路上被拦停施 祭礼。抬棺者或六人,或十二人、十六人、二十四人、三十二人不等,一路鸣炮“施钱”, 或敲锣奏乐,或舞龙舞狮送葬。永福一带汉族出殡时,抬棺的人故意在路上行进缓慢,有时故意在原地打转,此时孝子就在一旁跪着求情。

合浦汉族出殡时以二人扮武士,画花面.持关刀,导柩而行,名日“开山劈路”。随后 是用纸糊的高灯(白色)、八音、道士、尼姑、金童、玉女、箱、金山、银山等模型,接着是 灵柩,柩身有纸罩,柩上有纸屋,抬棺者为十六或十八人。灵柩后才是孝子和手执挽幛的宾 客。阳朔一些地方,送葬至墓地后,儿媳争相用孝服包起墓地细土,跑回家撒,以示思念之情和先祖保佑。

瑶族出殡,各支系不相同。金秀部分瑶族(花篮瑶)出殡时,孝子伏身于棺下的禾把上, 另盛饭一碗, 分为两半: 一半留在家里,另一半用纸包裹,连同棺材一起送走。部分瑶族 (坳瑶) 出殡时, 道公随棺送葬,并沿途抛撤米、谷、铜钱,俗称“撵丧”。另一部分瑶族 (茶山瑶)于出殡前一日,将死者生前所有的用品拿到棺前用火熏过一次。出殡时,由道公作 法“开路”送葬。并在棺未出门之前,先派一人沿着抬棺经过的路径一路喊叫,提示村人, 叫“喊车”。村人听到后随即关门。龙胜部分瑶族(盘瑶)出殡时,先由“理事”主持“响祭”仪式,于棺前列长桌供以猪头、 猪尾、猪脚(表示全猪)及鸡、鱼、酒、饭等,致悼词祭奠。祭毕鸣炮奏哀乐,族人抬棺,孝 子捧灵牌前导,亲友随后送葬。部分瑶族(花瑶)抬棺出门时,死非吉日的忌哭。 南丹瑶族(白裤瑶)老人去世,远近村邻闻声都赶来送葬。送葬者要“戴花”,即用竹梗 缠上纸条,插于头巾上,每人一枝。并拄棍弯腰,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苗族殡葬习俗,南丹中堡、河池拔贡和龙胜、隆林等地苗族送殡时,或椎牛击鼓,或吹 唢呐芦笙,火把前导,抬棺至墓地安葬。有的棺不带盖,入土时才加盖。融水、融安一带苗 族,人死后,方入山锯木为棺。老人过世,裹以白布,缚于竹架(或梯子)上。抬送葬地。抬 尸出门时,死者如有女婿,大女婿一定要抬首架上一端,另一端由死者的长子抬。若无女婿, 则由最亲近的两个晚辈抬。殡葬队伍中,死者的长子须执花低头前导,随后依次是执火把的、 抬尸的,及背死者用过的被面、被里、棉胎的,撒钱纸、丢芭芒梗、撒米、撒水饭和泼猪潲 的等。出丧时,孝子头顶一盆清水至葬地。返回途中,将盆往后抛落打破而不回顾,以示亡 魂无法回到人间。三江苗族送葬时,由族中两个壮年人扮“大将”,头戴纸扎“钢灰”,身 披花被面,手握长矛、木棒,用挥戈起舞、冲锋陷阵的战斗姿势于前引路。 
 侗族习俗,出殡前先请道师作法,行“上祭”礼,以示为死者“开路”。祭毕即抬棺上 山,抬棺者呼声阵阵,簇拥而去。所有的人都送一程,或送到寨门,或送至墓地。死者年岁 越高,送葬者就越多。如果某人与死者是夫妻,则“上祭”、“上山”等仪式都回避。妇女 只送至半途即返。

仫佬族习俗,“出山”时要请法师杀小鸡,淋血于棺,并作“开路”仪式。祭品摆在灵 位前,孝子孝孙等依次至柩前跪拜、奠酒,意在为死者饯行。祭毕,即将抬棺出门时,舅舅 将带来的猪肉自割一半留给丧家,以示姻亲不断,今后继续往来。然后由道公碎碗起棺,孝 子捧灵位、持孝棍,走在送葬队伍前面,风雨不避,逢人须下跪。罗城东门一带仫佬族以出 殡之日下雨为吉,雨下越大,预示着祖宗保佑,家业就越兴旺发达。 
   毛南族习俗,出殡时,由孝子背刀持“幡”先行。若葬地较远,则先把棺盖抬走,或只 留一块底板抬尸,到葬地后,重新整棺入殓,并把捆在死者身上的三根麻绳取下,再捆在孝 子身上带回家去。有的孝男要戴上一顶死者生前戴过的雨帽,此帽在埋葬后即盖于坟顶。 
   京族殡葬习俗,先由一人左手持点燃的火把,右手握着大刀,背着装有蜡烛、冥币等物 的竹篓开路。棺柩由孝子用一布牵引出门,出门后每行十余丈远,孝子便迅步跑至棺前仰卧 于地,让抬棺者横跨而过,表示死者的整个家族都奉送亡灵前往仙界。 
   回族称殡仪为“者那值”。殡礼前,先为亡人沐浴,擦干后再穿上白衣,涂上香料,置 于“经匣”内,然后在清真寺内,由阿訇主持殡礼,为亡人诵经祈祷。行礼时,所有参加殡 礼的人都脱鞋,站立于草席或纸上。殡礼后,即可抬匣出去埋葬。送葬者都是男性亲族朋友, 妇女不送葬。 
   彝族习俗,出殡时,悬挂一只鸡于棺头。掩埋后,置鸡坟上,以为祭物。